動畫基礎知識(一)一、動畫基礎 1、對于動畫 我們大家都不會陌生“米老鼠”、“唐老鴨”等動畫形象肯定已深深印在你的腦海中。動畫可以說是一種老少咸宜的藝術形式。動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像我國民間的走馬燈和皮影戲就可以說是動畫的一種古老形式。當然真正意義的動畫是在電影攝影機出現以后才發展起來的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又不斷為它注入了新的活力。 2、什么是動畫 動畫是通過連續播放一系列畫面給視覺造成連續變化的圖畫。它的基本原理與電影、電視一樣都是視覺原理。醫學已證明人類具有“視覺暫留”的特性就是說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畫或一個物后在1/24秒內不會消失。利用這一原理在一幅畫還沒有消失前播放出后面一幅,就形成連貫的畫面。 動畫的分類沒有一定之規。從制作技術和手段看動畫可分為以手工繪制為主的傳統動畫和以計算機為主的電腦動畫。按動作的的表現形式來區分動畫大致分為接近自然動作的“完善動畫”動畫電視和采用簡化、夸張的“局限動畫”幻燈片動畫。如果從空間的視覺效果上看又可分為平面動畫《小虎還鄉》和三維動畫《最終幻想》。從播放效果上看還可以分為順序動畫連續動作和交互式動畫反復動作。從每秒放的幅數來講還有全動畫每秒24幅迪斯尼動畫和半動畫少于24幅三流動畫之分中國的動畫公司為了節省資金往往用半動畫做電視片。 首先說說國內的一般動畫公司的制作流程。 制作一部動畫片是一個繁瑣的過程它需要多個部門齊心協力相互配合。我們可將傳統動畫制作流程劃分為15個步驟。 1企劃。企劃可以理解為策劃。動畫制作公司、發行商以及相關產品的開發商如玩具制作商共同策劃應該開發怎樣的動畫片預測此種動畫片有沒有市場研究動畫片的開發周期資金的籌措等多個問題能夠達成共識也就有了良好的開端。 2文字劇本。開發計劃訂立以后就要創作合適的文字劇本一般這個任務由編劇完成。可以自己創作劇本也可借鑒、改編他人的作品??傊巹∫幸欢ǖ奈幕滋N和豐富的生活感受能將自己對人生的理解、熱愛通過具體的故事情節、人物的語言和動作表達出來。 3故事腳本。劇本創作好以后要將其改成故事腳本也就是用卡通語言來描述一下劇本。故事腳本是以圖像、文字、標記說明為組成元素用來表達具體的場景。在故事腳本中每一幅圖中的人物、背景、攝影角度、動作可以簡單地繪出不需要像真正的動畫稿那么詳細,但是對白、音效要標記清楚計算出相應的時間。標記好要應用的鏡頭、特效比如推特寫、逆光等。 4造型與美術設定。要求動畫家創作出片中的人物造型。既要有特點但又不能太復雜。創作中可以使用夸張的手法。各個人物的正面、側面、背面的造型都要交待清楚。不同人物之間對比可以強烈些比如高瘦和矮胖。 5場景設計。場景設計側重于人物所處的環境是高山還是平原屋內還是屋外哪6構圖。有了故事腳本、場景設計、人物造型之后是不是可以畫動畫了呢當然不行。在此之前還有個構圖的過程??傮w來看以構圖為分界線從企劃到構圖可以作為設計階段。構圖這個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它的目的就是生產作業圖。作業圖比較詳細上面要指明人物是如何活動的如人物的位置、動作、表情還要標明各個階段要運用的鏡頭。概括而言一些人畫出人物和角色的姿態一些人畫出背景圖讓人物可以在背景中運動一些人標示所要運用的鏡頭。 6繪制背景。動畫的每一幀基本上都是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下部分是背景上部分是角色。背景是根據構圖中的背景部分繪制成的彩色畫稿。 7原畫。構圖中的人物或動物、道具要交給原畫師原畫師將這些人物、動物等的關鍵動作繪制出來。注意在這里指的是關鍵動作而不是每一個動作。原畫應該將人物刻畫得富有生命感活靈活現。 8動畫。動畫師是原畫師的祝壽他的任務是使角色的動作連貫。原畫師的原畫表現的只是角色的關鍵動作。因此角色的動作是不連貫的。在這些關鍵動作之間要將角色的中間動作插入補齊,這就是動畫。 9品質管理。也就是進行質量把關任何產品都有質量要求動畫片也不例外。生產一部動畫片有諸多的工序如果某一道工序沒有達到相應的要求肯定會影響以后的生產工作。因此在每個階段都應有一個負責質量把關的人。 10影印描線。把原動畫稿用流程的線條描在動畫紙上然后進行掃描。 11定色與著色。把掃描道電腦里的動畫線稿用軟件按照定好的顏色進行上色。主要使用的軟件Animo,USA) 12總檢。對上面的工作整體檢查。 13剪輯合成。把動作和背景和在一起。加上必要的特效。形成動畫片畫面的最終效果。(主要使用的軟件AnimoAE 14配音、配樂與音效。一部影片的聲音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梢哉堃恍┯^眾熟悉的明星來配音。比如《寶蓮燈》中給孫悟空配音的陳佩斯《玩具總動員》中給主人公配音的湯姆.漢克斯這樣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好的配樂可以給影片增色不少甚至可能過了若干年之后影片的故事情節已經淡忘了但是一聽到主題音樂又勾起了人的無限回憶。 15試映與發行。試片就是請各大傳播媒體、文化圈、娛樂圈、評論圈的人士來欣賞與評價。評價高當然好不過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 上述的過程是傳統的動畫生產流程。現代動 3、傳統動畫的制作過程 對于不同的人動畫的創作過程和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規律是一致的。傳統動畫的制作過程可以分為總體規劃、設計制作、具體創作和拍攝制作四個階段每一階段又有若干個步驟。 1、總體設計階段 1劇本。任何影片生產的第一步都是創作劇本但動畫片的劇本與真人表演的故事片劇本有很大不同。一般影片中的對話對演員的表演是很重要的而在動畫影片中則應盡可能避免復雜的對話。在這里最重的是用畫面表現視覺動作最好的動畫是通過滑稽的動作取得的其中沒有對話而是由視覺創作激發人們的想象。 2故事板。根據劇本導演要繪制出類似連環畫的故事草圖分鏡頭繪圖劇本將劇本描述的動作表現出來。故事板有若干片段組成每一片段由系列場景組成一個場景一般被限定在某一地點和一組人物內而場景又可以分為一系列被視為圖片單位的鏡頭由此構造出一部動畫片的整體結構。故事板在繪制各個分鏡頭的同時作為其內容的動作、道白的時間、攝影指示、畫面連接等都要有相應的說明。一般30分鐘的動畫劇本若設置400個左右的分鏡頭將要繪制約800幅圖畫的圖畫劇本--故事板。 3攝制表。攝制表是導演編制的整個影片制作的進度規劃表以指導動畫創作集體各方人員統一協調地工作。 2、設計制作階段 1設計。設計工作是在故事板的基礎上確定背景、前景及道具的形式和形狀完成場景環境和背景圖的設計、制作。對人物或其他角色進行造型設計并繪制出每個造型的幾個不同角度的標準頁以供其他動畫人員參考。 2音響。在動畫制作時因為動作必須與音樂匹配所以音響錄音不得不在動畫制作之前進行。錄音完成后編輯人員還要把記錄的聲音精確地分解到每一幅畫面位置上即第幾秒或第幾幅畫面開始說話說話持續多久等。最后要把全部音響歷程或稱音軌分解到每一幅畫面位置與聲音對應的條表供動畫人員參考。 3、具體創作階段 1原畫創作。原畫創作是由動畫設計師繪制出動畫的一些關鍵畫面。通常是一個設計師只負責一個固定的人物或其他角色。 2中間插畫制作。中間插畫是指兩個重要位置或框架圖之見的圖畫一般就是兩張原畫之間的一幅畫。助理動畫師制作一幅中間畫其余美術人員再內插繪制角色動畫。 3 譽清和描線。前幾個階段所完成的動畫設計均是鉛筆繪制的草圖。草圖完成后使用特制的靜電復印機將草圖譽印到醋酸膠片上然后。再用手工給譽印在膠片上的畫面的線條進行描墨。 4著色。由于動畫片通常都是彩色的。這一步是對描線后的膠片進行著色或稱上色。 4、拍攝制作階段 1檢查。檢查是拍攝階段的第一步。在每一個鏡頭的每一幅畫面全部著色完成之后拍攝之前動畫設計師需要對每一場景中的各個動作進行詳細的檢查。 2拍攝。動畫片的拍攝使用中間有幾層玻璃層、頂部有一部攝象機的專用攝制臺。拍攝時將背景放在最下一層中間各層放置不同的角色或前景等。拍攝中可以移動各層產生動畫效果還可以利用攝象機的移動、變焦、旋轉等變化和淡入等特技上的功能生成多種動畫特技效果。 3編輯。編輯是后期制作的一部片。編輯過程主要完成動畫各片段的連接、排序、剪輯等。 4錄音。編輯完成之后編輯人員和導演開始選擇音響效果配合動畫的動作。在所有音響效果選定并能很好地與動作同步之后編輯和導演一起對音樂進行復制。再把聲音、對話、音樂、音響都混合到一個聲道上最后記錄在膠片或錄象帶上。 傳統的動畫制作尤其是大型動畫片的創作是一項集體性勞動創作人員的集體合作是影響動畫創作效率的關鍵因素。一部長篇動畫片的生產需要許多人員有導演、制片、動畫設計人員和動畫輔助制作人員。動畫輔助制作人員是專門進行中間畫面添加工作的即動畫設計人員畫出一個動作的兩個極端畫面動畫輔助人員則畫出它們中間的畫面。畫面整理人員把畫出的草圖進行整理描線人員負責對整理后畫面上的人物進行描線著色人員把描線后的圖著色。由于長篇動畫制作周期較長還需專職調色人員調色以保證動畫片中某一角色所著色前后一致。此外還特技人員、編輯人員、攝影人員及生產人員和行政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