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培訓學校全無資質 學員起訴要求退還學費信息時報訊 (記者 魏徽徽 通訊員 楊美滿 黃洋洋)去年,多名學生報名參加了一個號稱“培養國內頂級影視游戲三維動畫人員”為目標、與國內眾多影視公司、游戲公司和動畫公司合作的動漫技能培訓學校,今年3月則將主辦方廣州某科技公司告上了法庭,來自河南的楚某是其中一名起訴的學生。記者昨日獲悉,據海珠區法院統計,近兩年來因培訓機構引起糾紛的一審案件共28件。 學員告培訓學校要退費 楚某訴稱,2014年11月1日他簽了《入學就業協議書》,對方承諾畢業后推薦就業。在報名的時候,學校負責人承諾入學后2個月是免費學習時間,但是他和一些同學發現,學校并未按照此前的承諾進行教學,甚至沒有辦學許可證,還存在開班人數超標、課程內容不符、上課的老師沒有教師資格證,報讀課程與實際不符及應有師資不具備等情況。 從2015年1月1日起,楚某就沒有再到學校上課,多次向學校主辦方要求退還學費未果,于是起訴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公司返還學費22000元及利息。 主辦方辯稱可不用登記 庭審期間,被告公司辯稱,楚某在2014年9月初已經入學,實際學習的時間是4個月,學生提出退學不是學校的問題,而是因為發現有其他培訓機構比較符合他們的學習風格。 該公司還稱,學生中有幾個商量先派一個人向學校申請退學,學校不批準后,該學生開始去政府部門鬧事及反映問題,當時有關部門認為退學理由不成立,考慮到影響比較大,最后同意了該名學生退學。但之后,其他學生也以同樣的理由申請退學并要全額退費。 被告公司稱不能接受全額退費,并且認為,動漫技能培訓是社會類型的培訓,不是職業資格培訓或執業技能培訓,因此培訓完畢之后不發任何職業資格證書,也不需要在勞動部門辦理登記手續。“宣傳材料多少都有些夸大的成分,如果夸大不是很過分是可以允許的。” 此外,被告公司還聲稱,作為社會培訓機構,不能適用《民辦教育促進法》,像沒有教師資格證這種情況也不妨礙其進行教育經營活動。協議中寫明是在學習結束之后才推薦工作,但現在學習沒有結束,這種情況下其也沒法推薦工作。 法院判決 學校無資質 學員不謹慎 海珠區法院一審時依楚某申請,向海珠區人社局調查有關被告公司是否獲得許可及審批。經查,動漫制作、影視動畫制作及室內設計等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均需獲得人社部門許可審批方能進行,被告公司曾就設立情況咨詢該局就業科,但并未正式提出設立申請。 該院認為,被告公司向社會招收學員學習動漫制作等職業技能所進行的經營活動,應適用《民辦教育促進法》。而被告公司沒有獲得相應審批許可,具備進行上述職業技能培訓的辦學資格,其行為已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因此此前簽訂的協議屬無效。 從本案起因及發展情況來看,被告公司作為經營者,未經許可擅自對外招生,對造成合同無效理應承擔主要責任。但本案的學員作為成年人,未能盡到謹慎注意義務,對涉案職業技能培訓項目不加辨析便接受教育服務,亦應負次要責任。 因此,法院根據楚某從2014年11月1日開始學習至同年12月31日,占了實際學習期限的1/3,判決被告公司退還全部學費的2/3,即14666.7元及其利息。 據悉,日前廣州市中院對該案二審,維持原判,該判決目前已經生效。 作者:魏徽徽楊美滿黃洋洋 |